1. 首页 > 精彩资讯 > 文章页面

清华大学玄学 家庭教育(学生篇600~1000)

滦平人注意 河北最新学生资助政策公布 从幼儿园到大学,减免补助多多

本文目录

家庭教育(学生篇600~1000)阅读丨李佩甫《生命册》我身后有人

1.放飞孩子

湖南一考生

云浮 女首富 身份大公开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

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过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助背书包;生活嘛,有父母帮着洗洗被,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

试想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还要如何生活?他们除了感觉一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评析】:本文由鹰在笼中因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而活活饿死开头,引出家庭教育问题,自然亲切.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现象,生发出“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的感触,而后针对现实生活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从多角度阐述“放飞孩子”的必要性,不乏精警之处。“内容”各项均在一等,判25分。

文章层次井然,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止于当止。“结构严谨”;语言灵动,遣词准确,材料丰富,展示了作者相当不错的语文素养,字体漂亮。“表达”各项均在一等。判25分。

发展等级从“丰富”、“有文采”方面计10分。

2.祭弟文

湖南一考生

爱弟大姨父之子,生于八九年,十岁夭折。呜呼表弟!汝其辨乎内而讷于口者也,奈何不以天年卒而遗恨汝父兄?汝之纯明淳朴,奈何不业姨父之家乎?

姨父性苛严,虽无才学,愿汝能读书,厚望于汝,而汝竟早夭,何以遂汝父之愿乎!吾尝教汝读书,习至司马光砸缸救人之事,吾言曰:“司马光有高人之行,有独知之虑。故后能成名。商君有言‘疑事无成,疑行无功’,处事须当机立断,为人不可狐性多疑。”汝疑而问曰:“砸缸虽智,然缸大皮厚,水浊又深。掷小石则不坏缸,掷大石则石亦伤人,且缸皮脱落,锋利如刀,不为上策。”吾故无言以对。汝父指汝而骂曰:“孺子不可救!书中圣贤岂有不合常情之理?只顾读书,余者勿论!”呜呼!今六年将尽,教育界主唱之“创新立异”方兴未艾,有汝之独特见解,而为长者所杀,悲夫!

汝喜虫鱼鸟兽,天地山川,栽花种木。时时调护,倾注真情。汝裁数株凤仙于墙隅,自筑篱墙,引水渠以浇,且捉蚓以沃其土。待花开时,虽无清香,亦足以极目视之娱。汝父毁之。指汝而骂曰:“糊涂虫!不能读书惟务栽花成年之后何以成家?”汝忿忿而逃,采数叶蚕桑以回,汝父夺而撕之曰:“不肖子使我肝肠寸断!奈何不争如此,养蚕栽花,出自何在耶?”呜呼!汝父之倔,何不容一爱心之子乎?汝献爱自然行有人道,何为而见斥乎?如今教育之所倡“素质+个性,规范+创新”何为而悖其行乎?

孔丘有言曰:“惟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愚兄不肖,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汝因抑郁而死,死于汝父之苛严。呜呼!国人之家教如此,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于世?商君有言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故有迥异之子,他人视之以为荒唐怪诞而斥之,不以理解,不以宽容,复如何以图教育之兴旺发达哉?

爱弟之死,愚兄沉痛,然也有千万之子皆如此,何以胜其悲?不如曰:因势利导之,择善而从之。是教育者之责任也。

呜呼哀哉,爱弟安息。

【评析】: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好逆向思维,创新求异;善栽花养蚕,喜爱自然;却得不到家庭的理解与支持,乃至“抑郁而死”,“为长者所杀”。文章从反面取例,意在给“家庭教育”敲起警钟:绝不能扼杀孩子“创新立异”的能力,发展“个性”、培养“素质”不应流于空淡。两个事例的描述,具体生动,融抒情于记叙之中;全篇文字,声情并茂,哀婉动人。

文章读起来令人感到压抑。“抑郁而死”的叙写,纯然为了作文需要,未免夸大其词;全篇感情基调与花季年华也不甚调协。但就文论文,不能不肯定这位考生平日在文史方面的积累,特别是在古文名篇(如韩愈《祭侄文》、袁枚《祭妹文》)的阅读与仿写上下的工夫。且不说遣词造句是否圆熟,也不说典籍引用是否恰当,只看临场的自由书写——结构篇章,组织文字,营造氛围,调动组织,非一贯用心于学者不能成就。我们虽不提倡中学生用文言文写作,但有志于此也是允许的。高中语文教本所选韩愈《祭十二郎文》篇末的“练习题”中有一道是:“写一篇怀念你所熟悉的已故亲友的短文”。我们不妨把这位考生为他的“已故亲友”所作的“祭文”,看作是与教学要求相符合的一份“练习”。文章内容项计25分,表达项计25分,发展等级计10分。总分:25+25+10=60分

3.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湖南一考生

蝶的翅膀

我在黑暗里旋转在花香中呓语,只等那个美丽的梦绽放在阳光里。

祖辈们留下千年的企盼:传承美的精魂,在美与这世界相融之前,我们在黑暗中呼吸激越与执着。黑暗的载体是造物主用失败、痛苦、迷惘编织成的茧。

谁也不愿挣脱这苍白的桎梏飞向碧蓝高远的蓝天?谁不愿沿一路溪流翩翩起舞,撩起归浣女的情思?谁不愿越着坎坎伐檀声,流连于江南烟雨里?谁不愿......

而我们明白,脆弱的翅膀经受不住风雨,只有在孤独、寒冷、黑暗中造就的凝着刚毅与执着的体格,才能让我心情挥洒自由与美丽。

不要善意地用您的剪刀剪开我的茧,帮我挥去那些生命中的苦难,请不要!过早地让我闻到花香不是对我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我会在阳光下萎缩,化作一片枯叶,融入泥土......

爱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

鱼的泪光

我向往地平线尽头那一泓清泉,那里系着我勇敢的梦;我渴望融入浩瀚宽广的海洋,把心变成蓝色;我想静静地在清流明净的湖水里遨游,身上不染一丝纤尘.....

昂起头,眼光中的不屈不挠的棱角已残破不堪,我奋力冲去,一个华丽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阴森与狰狞的玻璃罩把我搂住,搂得生疼。

于是闭了眼,任身上的鳞无力地飘飞。

残阳如血,我看到周遭的东西一片狼藉,我的梦,我的心,我的泪滴。

也许,这玻璃笼住的世界很安全很温暖,不会有暴风雨的侵袭。不会有雷电肆

追问:

虐,可这于人生而言,究竟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其他

岁月的潮水汹涌着,把历史的血腥与人性的脆弱漂白成永远,在这永远里,涵混着太多的迷惘与痴迷,智慧与清远。

怎样让这“永远”变得明流晶莹?怎样让蝶儿轻盈地吞吐着芬芳,鱼儿自由地诠释生命呢?你听-----

让每一个生命都历经他应当经受的苦难,让每一个灵魂都在不断残缺中变得完美吧------呵护,有时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摧残。

【评析】:本文构思新巧.将文章分为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三部分,一二部分是隐喻,三部分是结语,结构匀称.感情真挚,以“蝶”“鱼”的语气自述感觉表达“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的中心,暗合家庭教育的话题,令人读来亲切自然.文章语言凝练,表现了不俗的遣词造句能力.

4.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湖南一考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固,这是父亲的功劳,我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疼爱有加了。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各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的欢心,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的叮咛和唠叨。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路了。要多谢我的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从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终于把我拉扯大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评析】:该文最大的特色无疑是行文上的创新.精巧构思,显示了该考生驾驭体裁的能力.文章以古代名篇《琵琶行》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同时将考生的成长过程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文章散得开,也收得拢,思路清晰,语言也很冼练、准确.同时该文也很注重细节,注意“以情感人”,能说到人的心坎上,很打动人.譬如文中最后提到“爸妈老了,我发现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欣慰的目光……”

5.给孟母的一封信

湖南一考生

敬爱的孟母:

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位母亲,有个调皮不争气的儿子,前两天我儿子的班主任把我叫了去,让我好好管教一下他,省得他又闯祸!我一问怎么了。你猜,那小子他说啥?他居然说他要成为像您儿子孟轲那样有学识有品德、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人---天哪,怪不得班主任要我好好教训一下他!像您儿子那样刚直又有点愚蠢的人能在当今这个花花世界中生存下来吗?孟母啊,孟母!你可害苦了我,你干嘛要把你儿子教成那样?真是误人子弟。

首先,你就不该“孟母三迁”。大姐,你可知道二十一世纪房价有多高?搬得三家家,那还不破产、我家又一穷二白的。告诉你,周围环境不好就不好,小孩子家干嘛要为他操这么多心!像我家,对门一家全是“筑长城”的能手;左边一家干的是算命骗钱的营生;右边一家搞的是制假售假的行当......这环境虽够不上高雅,但足够让咱儿子学得一身的本事---拍马屁,抽老千,坑蒙拐骗......这世上谁要不会这两手本事还真难立足!可你呢?居然从一个商人家旁搬走!拜托!要是你儿子孟子学会那商人的两面三刀和口是心非,他早就飞黄腾达了。哪像现在这样饿得面黄肌瘦还要整日满口“舍生取义”,酸不酸啊!

其次,就算搬家,你也不能搬到一群书呆子旁边。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这么做,不是存心要儿子就成个废物吗?像咱老姐,神机妙算,算准她儿子会当官,就搬到了市高干楼旁的一间房子里,整日要盘算着如何拐个千金小姐,让她儿子攀龙附凤。他朝一日升迁,岂不快哉?如今这年头,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多,哪管你是不是满腹经纶,哪管你是什么“亚圣”。

再次,你好死不死干嘛要剪断你的机杼?那可是好不容才织成的绵缎--好大的一笔钱!干嘛为了要教育你那逃课的儿子而毁掉,多浪费啊!如今的小孩他想上学,他父母还心疼不让去呢!早早下海,干些致富的营生,不比当一个处处碰壁的大学者要强得多?其实你的儿子本来挺聪明,知道爱惜自己要逃课,你居然用断丝这么卑鄙的手段把他往火坑里推,我都不忍心呀。

总之,你呀,你就是个笨蛋母亲,把儿子教成个大鸿儒却不能发财升官。哼,我一定不要我儿子这么不成器!我要他成为新世纪的英才!

一个未来的母亲

某年某月某日

【评析】:这是一篇自暴内丑、反话正说、讽刺辛辣的杂文。作者以书信的形式,把当前一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刻画得入木三分。文章对孟母三迁的教育行为进行评论,与现代家庭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尾处更是发人深思,使文章具有时代精神。文笔犀利幽默,心理剖析到位,将话题作文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至。

6.追忆似水流年

湖南一考生

在一个桃李春风,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一个弱小的男孩呱呱坠地。在一双双充满爱意的眼睛的观注下,她开始茁壮成长,伴随而来的,她开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她开始学习,在家人悉心的教导下,好开始经历一个由浅显到深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而这其中,包含了欣喜,伤痛,泪水和欢笑,又包含了多少承载着绵绵爱意的似水流年!

欣喜产生于一瞬间,坐在摇篮里,望着呢喃的燕子,于是爷爷教她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哦,宋词是会飞的;趴在窗前大圆桌上,指着映日的荷花,于是爷爷摇头晃脑地读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哦,古乐府是有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香味儿;在黑暗的雨夜,伴着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和**体温,她乘着梦儿穿过尼罗河,越过丹麦海峡,与白胡子的安徒生爷爷做游戏;在明媚的春风里,坐在如碧丝的草上,躺在滴绿枝的秦桑下,听着爷爷讲的三国故事,她很想骑骑赤兔马,见一见威风八面的关云长。这些点点滴滴的欣喜让她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她拥有了不尽的知识。

伤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映象。当她抓着小雏鸡发出得意的笑声时,当她突发奇想把花衣裳剪破时,当她把笔丢下溜出去堆雪娃娃时,当她不听话顶嘴被关进黑房子时,她都毫不客气地挨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教训”。于是她觉得自己委屈了,伤心比那个屈原还多,眼泪比那个南唐后主还要向东流时,她得到了一番充满温情又合理的解释,她懂得了不要欺压弱小

   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总是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把生命整理成册,泣之为歌。

   我是一粒种子,把自己移栽进了城市,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水泥地上咂下来,长成一棵大树,为父老乡亲们遮阴凉。有时候我又觉得自己是一个楔子,强行嵌进城市里的一只柳木契子,家乡的一草一木,时刻在我灵魂深处呼唤。在城市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什么资源,家乡的亲戚总是把我当成城里的大能人,他们有任何困难,只要开口,我都能解决。我要被他们折磨疯了,苦不堪言,为了远离这种亲戚,为了躲避他们源源不断把我逼疯的白条,我逃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跟村里没有任何联系了。甚至连将自己辛苦养大的老姑父的葬礼都没有参加,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老姑父去世的消息,但是我并不后悔。

   我欠了老姑父的人情,一生一世也还不清。是他把我送到了城里,是他一家一户的背着我去吃奶。我是从乡村走到省城里的大学教师,希望摆脱农村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城里人。无奈,村里的父老乡亲经常传话,要求我为村里人办事,让我很为难,在爱情的憧憬与困顿面前,我依然接受了“骆驼”召唤,辞去稳定的工作,成为一个北漂。

   生我养我的无梁村,有我极力摆脱,却挥之不去的记忆。我一辈子认识的人很多,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就只有几个。

   他是我在大学认识的,骆驼身有残疾,生下来就是个罗锅,一个胳膊粗,一个胳膊细,背伤还多个类似于“驼峰”的东西。他连续三年考大学,年年考中清华,可每次因为体检被刷了下来,但他并不气馁,凭借扎实的古文底子直接考上研究生。他是全省考分第一,后来因为身有残疾而被学校辞退。

   骆驼的野心太大,身上释放出来的气场让人恐惧。他最大的长处就是他的口才,他具有超强的说服能力,他可以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一定程度的渲染,极富煽动性,且有理有据,不由你不信。他一直在暗暗修饰,弥补自己的先天性生理缺陷,他甚至超越了正常人,每当他走在大街上,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是身有残疾的,他着力地展示着他外在的形体完整,故意表现出一种大大咧咧的随意和洒脱状,甚至在公司里,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有残疾。

   后来骆驼也做过很多违规违纪的事情,牵连到了很多人,但是他特别讲义气,做出决断,因为他不想把别人害了,他们都是好人,都是给过他很大帮助的人。和自己唯一的好兄弟,也就是“我”通完最后一通电话后,从18层楼跳了下去。

   他虽有残疾,却凭借超出常人的智力和果断,杀出股票市场并赢得了巨额财富,而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欲望和贪婪也日益膨胀,他使出浑身解数攀附进官场名利场,不惜用金钱和美色将他人拉下水,而自己也在对欲望的追逐中逐渐走失了最初的理想,最终深陷重围,人财两空。

   有多少人,当初有多疯狂,最后就有多凄凉,骆驼的大起大落,也让我更加关心身边的人,钱是挣不完的,欲望也会让人迷失自我。血淋淋的教训警醒着我,有些红线是不能碰的,人必将为自己冒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老姑父曾经是一个炮兵部队的上尉军官,一次在学校的演讲汇报时,喜欢上了当时给她送花的女大学生。老姑父就在教室里开始一个个的寻找。一个情窦初开的姑娘,对军人,对英雄的爱慕之心是有的,那也只是深藏在心里的一点点,朦朦胧胧的情愫是精神上的一种迷恋,如今,这个军人都追到学校来了。各种不堪入耳的话语,就从四面八方传来,女学生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已丢尽了脸面,再也无法在学校待下去了,连夜卷铺盖回了家。

   后来老姑父直接追到了女同学的村里,在村里人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两个人终于正式见个面。两个人结婚以后,老姑父就脱了军装,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女人心里也苦啊,当初想嫁给一个军官,没想到最后还是嫁给了农民。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吵吵闹闹也成了家常便饭,老姑父管不好自己的“裤腰带”,自己的妻子经常会去芦苇荡里打游击,只要抓住了老姑夫在乱搞,就会不依不饶。

   后来姑父老了,眼睛也失明了,两个人也打不动了。有传言说老姑父死了以后,有人把他的头埋在了一个景观的大花盆里,这是他的小女儿做的。我也不会知道这个传言是真是假,我想一个人心肠再怎么恶毒,也不至于对自己的父亲做出这样的行为报复。老姑夫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了自己荣誉。一生过得惨淡,甚至养出了“我”这么一个白眼狼,对于老姑夫的下葬,我不闻不问,一滴眼泪都没有。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如果不是老姑夫,我早就曝尸荒野。

   年轻的时候是平原上响当当的匠人,一个“龙麒麟”彻底让他超越了师傅。他不但有了好的口碑,还有一个好女人,这个女人在他开始砌墙的时候,就对他心里产生了爱慕之情,一直到“龙麒麟”建成,就托人赶快说媒。

   那时候的梁五方,心高气傲,两眼放光,英气逼人,谁都瞧不起,就连他的师傅也和他撇清了关系。

   还别说,这个人还真的挺争气,自己盖了一座房子,凭一己之力,没有靠任何人。在一个大水塘上,他一个人用水泵把水抽干,打地基,盖了三层楼。等房盖好,他就结婚了,仍然是不请村里的任何人。

   这座房子是当时村里最豪华的一座,他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家里贴了很多新的设备。村里的很多人都嫉妒他,但是又无可奈何。

   那一年,终于开展“运动”了,他首当其冲。说他私自挪用水泵,发电机,破坏国家的政策,拉关系。就这样,他的房子被强行征收了,他精神崩溃,媳妇儿也被他赶走了。

   往后的几十年,他多次上诉,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最后,被强夺的东西都给他还回来了,唯独媳妇儿没有要回来。

   他离开了村子,做起了算命先生。

   我也是偶然在路上遇见了他,他想给我算命,被我拒绝了,我不相信命运这种东西,太玄乎,我相信人定胜天,只有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梁五方的前半生是辉煌的,后半生踉踉跄跄,能活下去都实属不易,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争取回来。在适当时期,也学会了对于命运妥协。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曾经年少志在四方,等真的出去碰了一鼻子灰,才明白现实不易,心有多傲,摔得就会多惨。身边的人都见不得你好,最后踩你的正是当初捧你的那些人,只是换了一副嘴脸,他们依旧活的精彩。

   虫嫂个头不高,有一个坏毛病,喜欢偷地里的东西,偷是偷,可她只投生产队里的,从不偷一家一户个人的,所以并没有多大民愤。

   在当时的乡村,一个女人的“品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怕“三只手”,二怕“松裤腰”,虫嫂两样都占了,本来她只是手脚不干净,后来偷东西被人抓住了,结果人也不干净了。

   村里的人都骂她下贱,刚开始虫嫂还躲着,后来虫嫂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人看了,她破罐子破摔。对她而言,脸皮就是一层面,撕了也就撕了。别人骂她,她走她的,听见了,也只当没听见。

   后来大儿子出息了,成了国家的干部,大儿子也和乡村断绝了一切联系。甚至是自己的母亲,虫嫂的坏名声让孩子觉得脸面无光,能有多远就躲多远。给孩子生活费都要躲着,生怕给孩子们丢人。

   就这么一个小女人,收破烂的,却养三个大学生。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之后,成了国家的人。虫嫂的生活也没有变得多好,每个月都要去三个孩子家轮流照顾小孩。却因为大月和小月的时间分配不均,被女婿和媳妇晾在门外。在虫嫂死了以后,三个孩子没有一个去看她的,但听说还留有三万块存钱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回去了,争着行孝。

   虫嫂的一些不良行为都是为了把孩子养大,母爱是伟大的,在虫嫂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孩子,忍受骂名,抚养长大。孩子嫌弃她,她就主动躲着孩子,不给他们丢人,靠捡破烂为生,挣干净的钱。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伟大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抚养长大,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不管是处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孝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辈子都换不清,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一个人好的,只有父母对你的爱是无私的,千万不要觉得自己长大了,也有本事了,就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扪心自问,如果不是他们,能有你的今天?或许你会反驳,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他们只是给我提供钱财,从来不会过问我内心的需求。是啊,他们所能提供的,除了钱财和关心,已经不能再给你什么了。

   珍惜自己的父母吧,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你好的,还不求回报的人,是真心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不要让他们寒心。如果发生了矛盾,也不要和父母对着干。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就不能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呢?

   从城里下放回来的人,因为犯的是男女关系的错误。回到村里他挑过粪,后来也干过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因为他是被扣过帽子的人,所以村里很多人都不待见他。后来娶了一个寡妇,也天天和他争吵。

   虽然他是个文化人,只是中听不中用,生火做饭,带孩子什么都不会,夫妻二人也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经常闹矛盾。

   为了自己能得到平反,他没有少奔波,到处送礼,结果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眼看市里不行,后来就直接去了省城,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终于得到了平反。为了平反整整跑了两年半,在人们的一次次诱导下,不但学会了送礼,还学会了说瞎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老杜一个人回到城里,已经是国家的人了,一年后才回来,回来是离婚的,他没有直接提,而是说要走什么流程,欺负自己媳妇不识字。 老杜就是个慢毒药,一点一点的诓骗,等妻子发现上当受骗的时候,离婚证已经盖了章。

   老杜本以为离了婚就可以一刀两断了,却不曾想这个女人跟他打起了持久战和游击战,他为了躲避,先后换了三个单位,从这个城市调到那个城市,然后又从市里调到了省里,每一次调动他都要请客送礼,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每换一个地方,很快就被这个女人找到了。这个女人到处散播他以前在村里挑粪挑料的事迹,还说他抛弃妻子的丑闻。

   你别说这个女人还挺有本事的,正是因为她一次次的追逐,以及次次的找人诉说,央求控诉,也使得她对学校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熟悉,为了生存,她一边斗争一边做生意,活的很充实,反而老杜被她弄得工作也不顺心,还夜夜失眠,得了病,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后来两个人又复婚了,这个女人已经完全城市化了,她经营的店也风生水起,还买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有了户口,是个地地道道的城市里的人,而反观老杜,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整天却只能坐在马路牙子上面,晃着一头的白发,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心中有才气的男人,一旦翻了身,就把自己的糟糠之妻抛弃,因果循环,真正能反抗的女人不多,老杜千算万算,还是没有逃过女人的牢笼,如果路遥的《人生》还有后续,老杜的人生就是里面主人公的晚年。

   是村里最帅的一个小伙,但也是一个闷葫芦,他很少说话,即使他娘叫他,也只是“嗯”一声。

   就是这样一个小伙子,居然用刀把自己的生殖器割了,成了村里的异类。

   在乡村,对于性的态度是最原始,最保守,也是最开放的。姑娘们在未出嫁之前,那是禁地,是一个字也不能提的,可一旦结了婚,就像是破开的瓜,是可以汁液四溅的。正是终日在姑嫂婶娘们的“性语言”包围下,他慢慢开窍了,觉醒了,是性意识的觉醒。

   尔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人偷看书记的女儿洗澡,村里一直在找这个人是谁,春才有不在场的证据,没有人怀疑她,可是过了几天他就成了个废人,大家都认为是他做贼心虚,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没人知道,也不重要。原本他编的席是最抢手的,因为发生这些事情,别人怕犯了忌讳,都不敢买他编的席。

   后来他又去豆腐坊工作,很快有了名声。后来还成了村里唯一一个万元户代表,有很多姑娘来找他相亲。得知他身体有缺陷,都走的差不多。但仍然有一个姑娘坚持要留下来,又是洗衣,又是做饭,把他伺候的妥妥当当。后来村里的乡亲都给两个人张罗的婚事,还没等到结婚的日子,这个女人就不见了,还带走了所有的钱。

   此后差不多有一二十年的时光,他一直在磨豆腐,场子越做越大。他在镇上办加工厂,最初生意还行,后来有七八个加工厂,他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如今欠下了一屁股债,他不愿意效仿黑心商人,这样经营迟早会倒闭。

   后来春才的头发已经全白,成了一个很健谈的人。即使接近晚年,他的人生仍停留在这个点上,村里的人仍然吃的他做的豆腐,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豆制品不掺假。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失败者,因为他诚实。

   春才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是非对错早已成为过往烟霞,一个人犯了错误,哪怕大家都原谅了他,内心也是不安的。对于一个木讷之人,被人误会杀伤力是很大的,我相信那件事情不是他做的,但是人言可畏。如果这些人可以善良一些,他的命运也不会如此潦草。

   最后再谈谈“我”,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因为老姑夫的极力争取,我得到了唯一一个大学名额,最后也如愿成为了城里人,迫于无奈,不得已和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断绝了一切来往,我本不是一个无情之人,但是我的能力真的有限,不能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我宁愿被误会,躲了起来。我认识了好兄弟“骆驼”,我们雄心壮志,一起北漂,一起在地下室写书,一切炒股赚大钱。

   无梁村的呼唤,经常让我在睡梦中惊醒,是啊,我的身后有人。他们警示着我,不要犯难以弥补的错误。我的九十九朵阿比西尼亚玫瑰已经凋零了,我喜欢的人儿堕落了,我爱的是当初的那个她,跟她一起的校园生活,喜欢那时候两个人相处的感觉。如今的她已经离了多次婚,再也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我的生命会是怎样?我以后何去何从?这本《生命册》记录的是别人的一生,每一个人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个人都是我身后的人,我的一生又该如何书写?

         ——文/紫青 2022/2/19

大学一个月多少钱够花 广州学生1000多元最常见,500块也能 生存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