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朱元璋的资料急急急‘’‘’‘开国帝王朱元璋当乞丐时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了什么对着衣衫不整的朱元璋高呼万岁,这个算命先生结局如何你好:
朱元璋像(30张)明王朝第一任皇帝。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1398),《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作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元年(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北迁,蒙古在南方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身上集合了秦始皇的英明与残暴,汉高祖的用人智慧,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宋太祖的专制集权,这些皇帝有的他身上都有,并且超出前人,他是集合了很多皇帝特点的人。
成功秘诀
1.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溢、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 2.恪守“九字方针”。“九字方针”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方针是开国功臣李善长提出的。 3.打造“铁军”,重用同乡。 4.打好关键战役。如灭了在武昌称汉王的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5.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治国
1、发展生产,阜民之财 2、节约开支,省民财力 3、节省工役,减轻负担 4、宣传教化,加强法治 5、打击贪官,澄清吏治宫廷成员
名来源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入征后改名为朱元璋,所谓璋,原是利器
宰相
李善长胡惟庸
功臣
01.追封王徐达常茂(因常遇春在柳河川病死,故封其子常茂代父受封)邓愈冯胜李文忠李善长 02.封公蓝玉傅友德康茂才金朝兴郭英丁德兴冯国用耿再成胡大海廖永安茅成俞廷玉俞通海张德胜赵德胜顾时陈德郭兴王志吴良吴祯华高杨璟吴复汤和曹良臣薛显仇成张赫濮英韩政周武丁普郎 03.封侯孟善耿炳文陆仲亨唐胜宗周德兴华云龙郑遇春陈桓谢成李新费聚俞通源俞通渊廖永忠曹震胡海叶升张龙张铨朱亮祖张翼王弼赵庸陈文韩成花云桑世杰孙兴祖汪兴祖王胜何真梅思祖黄彬胡美曹兴陆聚纳哈出张温朱寿蔡仙张子明 04.其他文豫章何文辉花茂缪大亨武德宁正王铭叶旺袁兴袁义郑用刘成郭云栾凤徐司马丁玉
参谋
刘基朱升叶琛叶兑章溢陈遇孔克仁范常郭景祥毛骐乐韶凤陶安王濂单安仁钱用壬
家族
父亲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原名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母亲淳皇后陈氏兄弟朱兴隆(南昌王)姊妹太原长公主、曹国长公主。侄子朱文正皇后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马氏,安徽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公与媪非正式名字),郭子兴义女,生懿文太子标、秦愍王樉、晋恭王棡、太宗棣(后改为成祖,即明成祖朱棣)、周定王橚妃嫔孙贵妃,陈州人。兄孙藩,元帅马世熊义女。生怀庆公主李淑妃,寿州人,父李杰胡充妃,生楚王朱桢郭宁妃,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兴、郭英。生鲁王朱檀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胡顺妃,生湘王朱柏。赵贵妃,生沈王朱模。李贤妃,生唐王朱桱。刘惠妃,生郢王朱楝。达定妃,生齐王朱榑、潭王朱梓。葛丽妃,生伊王朱彝。郑安妃,生福清公主。韩妃,生辽王朱植。余妃,生庆王朱栴。杨妃,生宁王朱权。周妃,生岷王朱楩、韩王朱松。皇子朱标,(1355~1392)长子,懿文太子朱樉,次子,秦愍王朱棡,(1358年-1398年)三子,晋恭王朱棣,四子,燕王,靖难之役后成明成祖,其改国都北平(今北京)朱橚,五子,周定王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齐王(永乐朝废为庶人)(达定妃出)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达定妃出)朱杞,九子,赵王(幼殇)朱檀,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献王(胡顺妃出)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朱楧,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朱权,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朱橞,十九子,谷王(永乐朝废为庶人)(郭惠妃出)朱松,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朱模,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朱栋,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朱彝,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朱楠,二十六子,早夭。公主临安公主,1376年下嫁宣国公李善长子李祺(-1403年),1421年卒。宁国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梅殷(淮安总兵官),1434年卒。崇宁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几薨。安庆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欧阳伦。汝宁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陆仲亨子陆贤。怀庆公主,母成穆贵妃孙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宁,子王贞亮。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滦城侯李坚,1426年卒,子李庄。福清公主,母安妃郑氏,1385年下嫁凤翔侯张龙子张麟。麟未嗣侯卒。永乐十五年(1417年)卒。寿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颖国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十公主,早薨。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自缢死),1438年卒。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镇,1455年卒。十三公主,早薨。含山公主,母高丽妃韩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寿82岁。汝阳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谢达(前府都督佥事)。宝庆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时,年3岁),1413年下嫁赵辉(南京都督),1433年卒。侄女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兴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参政,後改福州卫指挥使。庆阳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寿春王之子)女,嫁黄琛(淮安卫指挥使)。儿媳太子朱标娶常遇春女秦王朱樉娶王保保妹(又名:扩廓贴木儿,安徽临泉人)为正妃,邓愈女为次妃晋王朱棡娶谢成女成祖朱棣娶徐达女潭王朱梓娶于显女;鲁王朱檀娶汤和女;代王朱桂娶徐达次女;安王朱楹娶徐达幼女;郢王朱栋娶郭英女蜀王朱椿娶蓝玉女
编辑本段出身布衣
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因此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是唯一的具有这种背景的一代皇朝的开国之君。他在1328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县(今安徽中部凤阳县,在重要的铁路交叉线和工业城市蚌埠的正东南)的钟离村,他的幼年非常困苦。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方设法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块干旱和时疫肆虐的土地上过仅能餬口的生活。他在他父母的四子二女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以外,其余孩子都因家庭无力抚养而已送人扶养或嫁出。到了14世纪30年代淮河地区已经变成了红巾军叛乱的摇篮,它的弥赛亚式的教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遭受痛苦折磨的人们的支持。人们相信,在这个最黑暗和孤寂的时刻会发生转变,重新出现明教的光明,而弥勒佛会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统治这个世界,使人们的命运来个戏剧性的乌托邦式的改变。年轻的朱元璋的外祖父—一个算命先生和在13世纪70年代反抗过蒙古最后征服阶段的汉人军队的老战士——给这个童子的耳朵里灌满了魔法事件和高度冒险的种种奇妙故事。这些就是朱元璋幼年成长时期的环境。 1344年当朱元璋16岁的时候,在5月份和6月份的三个星期内,时疫并伴随着夏季的蝗虫和旱灾夺去了他家大部分成员——他的父亲、母亲和还生活在家里的已婚的长兄的生命。他的长嫂及其幼子和另一分居的已婚哥哥是除他以外仅有的幸存者。苟活下来的人因太穷而不能很好地埋葬已逝的亲人,更不用说去扶养朱元璋了。10月末,他因此被送入了附近的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以实践他在幼儿生病时他父亲许下的愿。与此同时他已长大成人,变成了一个高大强壮的小伙子,其显著特点是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奇异的样子使人望而生畏,而且看起来预示将来有不凡的品质。他无疑地具有这些品质,可是他兴起于赤贫而无文化的农民之家,而后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一个新兴伟大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个故事就有些像虚构小说那样的不真实。
加入义军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明朝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王朝。明朝的建立也比较传奇,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人的一生十分坎坷,他能建立明朝成为开国皇帝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和大多数百姓一样,出生在水深火热之中。相对其他百姓,他的家境更惨,所以他的一生十分的传奇。
朱元璋年幼时家境贫寒,曾经为了维持生计,给地主放过牛。之后天下大乱,他就出家当了和尚,而后他被迫无奈又当了乞丐。就在当乞丐的时,就发生了一件趣事。朱元璋当时是迫不得已才当乞丐的,他当时在凤阳乞讨,当时乞丐也是一种职业,乞丐还有固定的乞讨地点,有势力的乞丐组织可以吃个饱饭。但像朱元璋这种乞丐人穷而且没势力,只能苟且偷生。
当时朱元璋过的乞讨的生活很悲催,经常吃不饱饭。偶然的一次,他在乞讨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处算卦的,他也没多想就上前算了一卦。算卦先生让他在之上随便写个字,朱元璋没有多想,由于自己经常吃不饱饭,有朝一日想要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于是就在纸上写上了“帛”,算命先生一看,发现这个人了不得,于是单场跪下,大呼“万岁,万岁”,朱元璋十分的吃惊,就问算命先生为什么,算命先生就说你必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必将有所成就。
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再后来朱元璋联合一些人进行造反,经过好多年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明朝,成为开国皇帝。
这个算命先生虽然朱元璋后来去找过他,但是他早就杳无音信了。历史上也没有明确记载这个算命先生的去向,所以他的结局应该只是跟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话说朱元璋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每天只知道在那个固定的地方拿着个破碗去乞求别人赏一口饭吃,或者是挨家挨户地讨饭吃讨水喝,早就没了尊严和自信。但是巧就巧在有一次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而且还是个名气不小的算命先生,对于看面相、算八字和算命格他都没有失误过。因此,朱元璋就打算让这个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命。
这个算命先生让朱元璋写下一个字,但是朱元璋从小家里生活就很贫苦,哪里有机会学习。因此朱元璋想了半天,就在算命先生摆摊的桌子上写了一个“帛”字。算命先生先是看了看这个字,推敲又推敲,然后他又仔细地看了下朱元璋的面相。算命先生立马脸色大变,立马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并且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算命先生此举可谓是吓到了朱元璋,因为在古代对着皇帝以外的人下跪和喊“万岁”都是要被杀头的。
后来算命先生解释道这个“帛”字可不简单,这是皇帝的“皇”和“帝”分别取上下两部分组合出来的,这意味着朱元璋以后会成为九五之尊。他后来又看了朱元璋的面相,才更加确定了朱元璋以后会有皇帝的命格。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了解了,那就是朱元璋借着自己的岳父郭子兴和儿时玩伴的帮助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又不断四处征讨,南征北战,这才打下了明朝这个屹立两百多年不倒的江山。而朱元璋后来想起这个给了自己信心的算命先生,想去自己当年遇见他的地方找找他,只是算命先生早就走了,没有任何踪迹。